2024年6月11日晚,太阳成tyc7111cc社会学系“2024优秀毕业论文分享会第一期”在丽湖校区守正楼B201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陈畅、康铠文、邓志远和周文轩四位同学,以及徐拓倩老师和曹金羽老师进行经验分享和对谈。
分享会现场
陈畅学长从互联网时代的个体感受出发,他以个人经历为例,描述了互联网对现代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互联网是解放性的还是保守性的?人是否真的获得了自由?
陈畅学长首先简要介绍了他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理论研究主要依靠阅读和思考,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他分享道,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会产生各种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往往与自己关心的问题相关联。
陈畅学长谈到了现代人对手机和电脑的依赖,指出我们丰富的文娱生活往往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游戏、小说和视频作为拟像的代表,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价值。这种沉迷会导致个人的颓废和价值感的缺失,最终导致了现代人的意义危机。
他进一步引用了哲学家福柯和阿甘本的理论,探讨了互联网作为一种控制装置的作用。他指出,表象上自由的互联网,实际上对人们进行着控制。人们在网络中自我实现,但同时也被网络束缚,失去了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陈畅学长还提到了互联网对社会身份的影响。他指出,虽然在互联网上每个人看似平等,但实际上,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在网络中的体验和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这种表面的平等掩盖了深层次的不平等。
在分享的最后,陈畅学长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建议学弟学妹们努力跳出既定的框架,通过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找到自己的“问题意识”,在迷茫和无知的成长过程中以研究热情为指引。找到自己独特的体验,脚踏实地,尊重文本,忠于自己。
陈畅学长分享
康铠文学长从社会身份的视角切入手机成瘾与污名化的问题。通过引用数据,康铠文学长指出,我国青少年手机用户数量庞大,特别是疫情后的线上教育进一步增加了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间。据统计,表现出手机成瘾症状的青少年超过25%。基于这一现象,探讨手机成瘾的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享过程中,康铠文学长强调,他的研究不是从量化研究方法出发,而是从社会身份的视角探讨手机成瘾: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贴标签”现象,即父母因为孩子手机成瘾而采取的严厉措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康铠文学长的研究还涉及到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他提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接纳外界的评价,并重塑自己的认知。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身份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康铠文学长讨论了污名化对精神健康的损害。他指出,长期处于社会污名化环境中的青少年,其精神健康和自我认知都会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家庭中,家长往往将手机成瘾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恋爱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这种诊断式的教育策略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康铠文学长的论文研究框架主要以手机成瘾者和农村人身份作为自变量、手机成瘾作为因变量,以及自尊和歧视知觉作为中间变量。他通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收集的数据,建立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自尊和歧视知觉在手机成瘾者的身份与手机成瘾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最后,康铠文学长强调,手机成瘾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康铠文学长分享
邓志远学长首先介绍了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企业主的海外经历如何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他引用高层梯队理论,指出管理层的人口学特征、价值观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会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业绩和产能上。
邓志远学长基于高层梯队理论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相比于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私营企业主,有该经历的企业主所领导的企业在慈善捐赠金额上会更多;二是相比于没有海外工作经历的私营企业主,有该经历的企业主所领导的企业在慈善捐赠金额上也会更多。他认为,企业主在海外工作或留学期间,受到当地慈善文化和企业责任战略的影响,回国后会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有所体现。
邓志远学长的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年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CPES)数据,主要因变量是企业慈善捐赠金额,用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他采用OLS回归分析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没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企业主,有相关经历的企业主所领导的企业在慈善捐赠金额上显著更多。
邓志远学长还分享了他的研究过程和选题过程。他表示,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他选择了定量研究方向,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有较多的训练和基础。他在社会经济学和企业社会学方面有明确的兴趣,通过查阅文献和不断发散性思维,最终确定了研究企业主的海外经历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
在分享过程中,邓志远学长还提到了一些研究中的困难和挑战。他建议同学们在选题确定后要提前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显著性。
最后,邓志远学长总结道,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他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够为在场的同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邓志远学长分享
周文轩学长首先介绍了他的研究背景。他提到,在一次养老院的志愿活动中,有老人认为志愿活动有些“幼稚”,感觉自己被当作了小孩子。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依然每周参与志愿活动。这引发了他的思考:志愿活动构建了怎样的互动空间,它又如何成为了老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志愿者和老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是如何达成长期的社交维系的?
通过田野调查,他揭示了养老院中志愿服务的互动机制。周文轩学长用戈夫曼的拟剧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志愿活动本身具有角色扮演的性质,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情绪反馈,并延续其志愿行为。在这种互动中,前台和后台的区别十分明显。前台是志愿者和老人互动的主要场所,而后台则是志愿者和老人分别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地方。
周文轩学长详细阐述了他在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发现。首先,志愿者进入养老院时,会有一种道德化的角色预期,认为自己是来帮助老人的。然而,这种求助关系有时并不能得到老人良好的回应,导致志愿者感到挫败。这种不协调是志愿活动中的第一个层次的冲突。
其次,通过名字的交互,志愿者和老人的互动逐渐实现了主体间的相互渗透。志愿者和老人相互记住了对方的名字,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名字不仅是身份的标识,更是连接志愿者个人经验和志愿活动的桥梁。通过名字,志愿者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具体和有形。
最后,周文轩学长强调了志愿活动中双向恢复的状态。志愿者和老人之间从最初的求助关系转变为更加平等的互动关系。志愿者不再仅仅是给予者,老人也成为了互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反馈者。志愿活动因此变得更加开放和持久。
周文轩学长总结道,养老机构中的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定时定点的活动,而是通过各种主体互动措施实现的一种真诚的共同交往。这些互动为养老院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情感连接。
在分享过程中,周文轩学长还提到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他指出,论文从选题到成文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发展的过程,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研究方向。同时,他强调了格式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认真对待格式问题,以确保论文的规范性。
周文轩学长分享
活动最后,两位老师也给了在座同学们一些建议:首先,尽早联系老师,以便争取到更多时间进行前期准备、理论积淀、框架打磨;第二,“本科生(尤其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入老师们的课题组,在其中锻炼自己,提升科研水平。几位分享嘉宾也结合自己的在校体会升学去向,为在场大一到大三的同学提供了一些本科期间的规划建议。
两位老师提供建议
现场同学们积极交流
至此,本学期第一期优秀毕业分享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 | 肖尧
初审 | 彭云烽
复审 | 邓雨菲
终审 | 徐拓倩